首页  
内网入口 校园地图
 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系部专业  科研外事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思想政治  精神文明  办事大厅  信息服务  附属医院 

抓实常态出品质 推动创新育品牌 全面提升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水平

信息来源: 文明办 发布时间: 2022-09-15 浏览次数:【关闭页面】 【返回首页】

1.校训石

近年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文明校园创建与学校事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把握“实”的要求,精益求精出品质

(一)上下联动,确保文明校园创建落实处。学校设立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的副书记担任常务副主任,兼文明办主任,设有校属正科级机构文明办。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点面结合,确保文明校园创建有实招。精神文明建设是群众性运动,既要有学校层面的领导支持,又要有基层单位和师生的广泛参与。校文明委围绕“提升文明校园层次”这一目标任务,抓好顶层设计,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台账,明确主要任务和经费保障等措施。各单位部门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发动师生全员参与,形成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努力把美好愿景化为生动实践。

(三)内外兼修,确保文明校园创建见实效。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不仅把有形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还切切实实让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凝聚师生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通过《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文件的学习践行,“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的宣传,“奋力大干百天·献礼建党百年”等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师生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三年来,3名教师荣获省直“身边好人”荣誉称号,4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文明网民,10名学生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生,3个班级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班级,2个社团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社团,5个学生宿舍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宿舍。

二、推动“融”的深度,凝心聚力促发展

(一)与立德树人相融合,构筑人才培养新高地。一是加强思想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师生,指导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实践。二是加强思政教育,实施“医心医义”课程思政工程,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文化浸润”的新育人模式。三是加强灾难应对教育,扎实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四送一助力”专项行动,学校荣获“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四是加强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为“健康中原”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每年招生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均保持在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检验、影像专业学生多次荣获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护理专业连续八届蝉联全省护理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二)与校本特色相融合,构建文化建设新体系。作为医学院校,学校秉持培养学生对人的重视与关爱的理念,以“三风一训”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中华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深化校风、教风、学风、校训以及学校精神的学习教育,坚持举办“致敬大体老师,感悟医者仁心”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爱心义诊、急救培训、无偿献血、健康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用人文精神培育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高尚职业情操。

(三)与队伍建设相融合,激发改革发展新动能。一是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考核纳入学校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二是持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认真开展校级教学能力大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省级教学技能竞赛。获批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4人,入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青年骨干教师3人。三年来,我校教师在各类教学能力比赛中累计获奖48项,获批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93项,参编教材、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6部(篇),获授权专利172项。三是深入推进“三教”改革,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推进课程信息化资源的应用和共享,《护理药理学》《护理应用解剖学》《康复护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统计学》等5门课程获批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获批河南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获批河南省首批30个现代学徒制示范点立项建设。四是高质量推进提质培优建设。我校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准不断提升。护理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被立项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养老育幼教师团队”成功入选“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三、坚持“创”的理念,深耕细作铸品牌

(一)发挥学校优势,把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做成品牌。2012年,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在我校设立省会高校第一个无偿捐献成分血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学校以工作站为依托,组建了“生命的希望”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在南龙湖高校园区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活动,我校的经验被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进行推广,为省内高校树立了典范。近十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全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工作创新类二等奖、全省无偿献血特殊贡献奖等集体奖项、省会高校无偿献血单采成分血优秀组织团队。

(二)服务军民融合,把士官生培养打造成靓丽名片。自2016年被确定为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以来,学校把士官生培养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作为学校品牌建设的重点来抓,人才培养质量受到联合培养部队的高度评价,在校士官生也为全校师生做出榜样,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前,年招生规模120人,招生覆盖空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生源扩展到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

(三)不断探索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研究硕果累累。按照省直文明办关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的相关部署要求,学校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研究探索。在省直文明办指导下,联合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申报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于2020年结项,并荣获优秀成果一等奖,工作分析论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材料收集工作探析》被评为河南省档案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研究》课题荣获河南省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河南省文明行为培育和促进途径研究》获得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性计划立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河南医专建校70周年,我校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工程储备院校,站在这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扎实推进事业发展,实现学校“提高文明单位层次、提高办学层次”目标,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力量,以文明校园建设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文/郝娟 图/蔡雨)

上一条:我校在2022年度“黄河教育奖”评选中荣获佳绩

下一条:我校召开秋季开学学生工作第二次会议

Copyright © 2017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镇双湖大道8号 邮政编码:451191  豫ICP备16005159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84020002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