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全国多地发生新冠疫情,郑州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部分市民产生了恐慌。恐惧源于未知,面对本轮新冠疫情,作为医学生,很有必要进一步认知困扰了我们近三年的新冠病毒。
一、本轮疫情的病毒特点
河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专家尤爱国介绍,我省本轮疫情的病毒毒株为奥密克戎毒株BA.5.2分支,病毒主要有以下6个特点:
1.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传染性强。BA.5.2毒株是我国目前传播力最强的流行株之一,传播能力较之前的毒株有显著增加。
2.潜伏期和代间距短。本次郑州疫情的平均潜伏期为2.8天,平均代间距为2.4天。潜伏期的缩短导致病例代间距也在缩短,为疫情防控带来更大挑战和难度。
3.病毒抵抗力增强。病毒体外存活时间的增长,进一步加大了疫情传播能力。
4.免疫逃逸能力增强。由于病毒免疫逃逸和疫苗接种后免疫力的自然消退,造成本轮疫情感染病例多。
5.大多数病例在检测阳性时核酸Ct值较低,病毒载量大,传染性更强。很多病例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一旦发现阳性时,Ct值较低,病毒已造成周围人群感染。
6.临床症状较轻,隐匿性强,给早期发现疫情带来困难。大部分感染者为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临床表现,但具有传播力。
二、做好防护,降低感染风险
新冠病毒的防护其实是个老话题了,大家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正因为如此,才容易造成防控的麻痹大意。针对本次疫情,同学们防护方面要注意几个问题: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通风,勤洗手,规范佩戴口罩。
2.严格遵守学校防控政策,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做到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
3.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不要恐慌,及时上报,听从学校安排。
三、保持良好身心状态,提高免疫力
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较强,但感染者大多数是无症状或者是轻症,其症状主要局限在上呼吸道,只有少数人如严重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少数高龄老人才可能患重症。
作为年轻力壮的大学生,同学们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在注意日常防护的前提下,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及睡眠,避免过度疲劳,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度过充实、快乐的校园时光。(文/刘建涛 陈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