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学校校长孙韬,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鹏涛,副校长李建丰、霍振昂,纪委书记夏维华以及全体师生分别在公共艺术中心、学生教室、办公室通过网络集中收看纪念大会现场直播,动员和激励全体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新的征程上凝聚奋进力量,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全体师生观看纪念大会后深感振奋,感悟深刻,纷纷畅谈心得体会。
校长孙韬表示,我与师生一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盛典的现场直播,深感震撼与自豪。这次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更是对国家综合实力、国防科技水平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阅兵是国家盛典,更是凝聚民心、提振士气的精神动员。对于学校的广大师生而言,观看阅兵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必将进一步激发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作为一名医学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先强健民族体魄。我们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融入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积极投身卫生健康行业产业,为推进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对抗战英烈最好的告慰,也是对伟大抗战精神最生动的传承。
党委宣传部部长陈新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鼓舞人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要以历史自觉,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这场阅兵从不是简单的仪式。它是对80年前浴血奋战的致敬,是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铭记,更藏着对未来和平的期许。如今,硝烟早已散尽,但阅兵式传递的精神从未褪色:那是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是自强不息的进取心。站在新征程上,我们更当以史为鉴,把这份震撼与自豪,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守护先辈用热血换来的和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校园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华章。
团委书记张长辉说,作为学校团委书记,我深感肩负传承与担当的双重使命。9月3日的纪念大会和阅兵仪式,是对历史的庄重回望,也是对未来的激昂宣誓。它让我们铭记抗战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80年前,先辈以血肉之躯捍卫山河;今天,我们在天安门广场致敬历史,更面向未来。青春与祖国同频,方能与时代共振。我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铭记历史,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让他们明白和平来之不易,激励他们勇担强国使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青春光彩。
检验学院卫生检验专业负责人左秀凤表示,当看到受阅部队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昂扬奋进的崭新风貌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深刻感受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看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更加体会到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要将九三阅兵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曹晶晶谈到,这场气势恢宏的纪念大会,不仅彰显了国威军威,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历史思政大课。伴随着雄壮激昂的《分列式进行曲》,人民军队步履铿锵、铁甲轰鸣,参阅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多项首次亮相,展现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历史性成就,凸显了科技强军的辉煌成果。这场阅兵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爱国热情转化为育人动力,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护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罗小闯说,九三阅兵上那一幕幕震撼场景始终深印心间,徒步方队气势如虹,步伐铿锵;装备方队似钢铁巨阵,坦克编队气海磅礴,尽显威严;导弹方队如定海神针,彰显大国底气;空中梯队呼啸而过,直升机护卫着党旗、国旗、军旗划破长空,各型战机编成梯队铺展天际,如雄鹰展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心潮澎湃。在日常工作中,我将把这份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融入教学,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锤炼过硬本领,努力为祖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苗秋香认为,九三阅兵是对历史的深切致敬,也是对和平的庄严宣誓。长安街上,受阅装备皆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部分新型装备系首次亮相,“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是跨越历史的回响,也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抗战老兵的敬礼,传递着历史的接力棒,提醒我们和平由血肉铸就,尊严用牺牲换来。当前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暗流涌动,更印证“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从未过时。自强不息,须将知识化为现代长城,以创新锻造民族脊梁。我们汲取伟大抗战精神,传承英雄气概,砥砺民族气节,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必将在新的征程上夺取更大胜利。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辅导员李蕊蕊说,九三阅兵不仅展现了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实力,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和国防教育课。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深受启发。我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双重使命:既要帮助学生铭记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又要引导他们面向未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将把九三阅兵的震撼与感动转化为工作的实际行动:通过主题班会、观影讨论等形式,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抗战历史,理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厚内涵。盛世中国,如先辈所愿。我定当不负时代使命,做好学生的“青春引路人”,助力他们成长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药学院辅导员张强认为,我们要把抗日战争给予我们的丰富经验和重要启示,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实际行动。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巩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护理学院2024级海军军士1班王浩楠同学说,当看到整齐划一的方队、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九三阅兵,不仅向世界展示了祖国的繁荣与强大,更体现出每一位官兵昂扬的精神风貌——他们目光如炬、动作整齐、气势如虹。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作为一名军士生,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军人,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贡献青春和力量。
临床医学院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1大班吴楠同学说,作为医学生,望着阅兵式上那些精准到毫厘的摆臂、铿锵有力的步伐,忽然想起实训课上的种种场景,那些日复一日的打磨,与受阅部队踢正步时的坚持有着共同的执着。他们用脚步丈量忠诚,我们用指尖触碰生命,同样的专注里,是对责任的敬畏。17岁的护旗手邸昊阳站在队列中,用千万次打磨的正步诠释成长,那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宣言,恰是所有年轻追光者的写照。我们当如他般,把基础技能练得扎实过硬,让信念淬炼出血性,续写同一份关于担当的青春答卷。
医学技术学院2024级眼视光1班李蔷薇同学说,当九三阅兵在屏幕上展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作为大学生的我心潮澎湃,课本里“家国情怀”的概念在此刻有了最鲜活的具象。若先烈们能穿越时空凝望这场阅兵,眼中定会噙满热泪。他们曾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用热血浇灌希望,憧憬着“没有硝烟的中国”。如今徒步方队踏过长安街的步伐,似他们当年冲锋的节奏;装备方队的“护国利器”,正守护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风拂红旗,仿佛在传递心声:“山河已无恙,英魂耀中华。今天,我们以庄严之礼告慰英烈先辈;山河锦绣,家国盛景,今日中国,如您所愿。”他们定会轻语:“我们的牺牲,都值了。”这场阅兵不仅是仪式,更是精神洗礼。我们当代青年必须接过历史接力棒,深耕专业、积极实践、锤炼本领,以青年奋斗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药学院2024级药学1班王欣同学说,九三阅兵最让我动容的是抗战老兵们,他们虽已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但依旧脊梁挺直,举起颤巍的手行军礼。他们的眼神中饱含着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和平的珍视。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是精神的传承者,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深深懂得和平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检验学院2024级检验1班翟婧博同学说,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仿佛看到无数先烈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身影。是他们用生命换来如今宝贵的和平与繁荣,让我深刻意识到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受阅部队步伐整齐、气宇轩昂,展现军人风采;先进武器装备精彩亮相,国之重器、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彰显国防力量,令我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我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必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党霖霖 图/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