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院教学质量,促进护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 12月8日,学院召开护理专业教学质量调查情况反馈会议。学院院长蔡聚雨,副院长云琳,护理系、教务处、实训中心、办公室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护理系特聘名誉主任滕嫣首先介绍了本学期护理专业教学质量检查及调查情况,分析了教师授课和实训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会人员针对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讨。
云琳副院长汇总各部门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工作安排。她明确分工,要求护理系、护理系学生总支、实训中心三个部门协调配合、责任到人,针对问题逐一解决。可先从《护理学基础》的理论和实训课教学质量抓起,逐步带动其他课程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要加大对青年教师培训力度,鼓励和引导他们学知识、钻业务、练技能、强素质,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蔡聚雨院长在讲话中首先分析了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根源。他指出,这些问题归纳为一点就是教、学、用三者之间的脱节,即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学生所学与临床所需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加。不改变这种现状,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难以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所以必须下大工夫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针对下一步的教学质量管理,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教学改革。规范管理的重点是制度化建设,围绕教学的每个环节狠抓制度的落实;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要通过管理使教学越来越规范,通过改革使教学越来越符合临床要求。
他要求先以护理专业为试点,推进全院的教学改革。一是云琳副院长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参与,共同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方案》,以学院文件形式下发,并召开动员大会,启动改革;二是学生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要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要到学生中间去,引导、督导学生的学习,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三是实验实训中心要变被动为主动,将实训课程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纳入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实验技术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