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网入口 校园地图
 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系部专业  科研外事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思想政治  精神文明  办事大厅  信息服务  附属医院 

科学家通过基因组研究为控制香港猩红热疫情寻找途径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1-06-27 浏览次数:【关闭页面】 【返回首页】

今年猩红热疫情在香港呈现出异常高发趋势。今天,香港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发布对香港猩红热致病菌株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了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及多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猩红热的病原体是化脓链球菌。该病菌可通过皮肤伤口或者唾液(空气飞沫)传播。通常春夏之交是猩红热的高发期,但从今年香港感染人数的增长趋势来看,高峰期可能会持续整个夏天。

研究小组发布的结果表明,本次香港猩红热致病菌株属于链球菌M12血清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此次香港流行的菌株与该血清型的其他菌株相比,获得了一个编码超抗原的毒力基因,该基因以前只在引起重症感染和高致死率的M3型化脓链球菌中发现过。研究人员推断该基因可能是通过噬菌体被转移到香港爆发菌株中(类似此次德国暴发的大肠杆菌获得强毒性的机制)。超抗原可以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激活大量T细胞(免疫细胞)并产生应对机制,可能引起机体发热、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该血清型菌株获得外源毒力因子可能是这次猩红热广泛流行,且出现重症及死亡患者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调查还发现,该菌株携带了一些抗药性基因,其中包括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若酮类抗生素的抗性基因。这些抗药性基因的存在可能会对抗生素治疗造成一定困难。

该研究小组还将继续对该病菌的遗传图谱进行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的研究,找出此次病情的暴发原因和病菌的进化变异机制。华大基因已公布了该菌株最新的基因组图谱并将继续更新图谱信息。

上一条:科学家实验室培育人体器官 将延长预期寿命

下一条:干细胞疗法成功治愈一例遗传性眼疾

Copyright © 2017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镇双湖大道8号 邮政编码:451191  豫ICP备16005159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84020002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