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网入口 校园地图
 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系部专业  科研外事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思想政治  精神文明  办事大厅  信息服务  附属医院 

我校学生参加2024河南省 “出彩中原”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7-29 浏览次数:【关闭页面】 【返回首页】

2024年7月22日至28日,我校选派四名优秀学生作为代表与来自全省19所高校的100名优秀学员共同参与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许昌学院承办的2024“出彩中原”河南省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研学农耕·读懂中国”项目。

7月22日下午,2024年“出彩中原”河南省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研学农耕·读懂中国”项目开班仪式在许昌学院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领导与老师们对参加开班仪式的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阐述了实践课程的内容、目标,激励学员们共同上好这堂融文化传承、实践体验、劳动教育为一体的大思政课。

启动仪式结束后,汪庆华教授以“守护根脉知农耕”为题进行了第一节理论课程,他从农耕文化的基础知识入手,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了农耕文化的保护、教育与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理论课程结束后,成员们在各班导员的带领下来到许昌学院智慧大楼进行破冰活动。在游戏中团队成员相互熟悉,不仅激发团队凝聚力,也加深了团队间的协作能力。

7月23日上午,全体学员来到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学员们边听边看,对馆内老物件不时提问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这场生动的农耕文化之旅,令学员们不仅对中原农耕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在互动体验中感悟“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

下午,参训学员们来到智慧大楼农耕研学大厅,指导老师以“农耕时代的绳文化”为主题,讲解了结绳记事的文化符号特性,传统制绳的原料和绳子制作等。他的讲解生动而具体,不仅告诉学员们如何操作,还解释了每种绳结的适用场景和实际用途。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拧绳、打绳和合绳等传统工艺,也体会到了制绳的技巧和劳动的智慧。

当天的实践结束,我们在学生中心开展了木版年画民俗课程,主讲人老师讲解了木版年画的历史起源、题材形式与制作流程等相关内容。在实践环节,学员们开始体验木版年画的拓印过程。随着宣纸的揭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木版年画呈现在眼前,学员们纷纷感叹传统艺术的魅力。

7月24日上午,参训学员第一站来到了禹州青山药业,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参观禹州传统中药技艺传习所,了解禹州道地药材和中医药文化,体验传统饮片的切制技艺和黑芝麻丸的制丸技术。学员们在参观和体验中品味“千年药都”禹州的风韵,了解中药古法炮制技艺“九蒸九晒”的魅力,学习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传承不息”的精神。

当天第二站,学员们来到了盛田百年粉坊禹粉体验中心,讲解员由乾隆皇帝赐名禹州粉条为“素鱼翅”的故事导入,带领学员们穿越时空,在禹粉文化博物馆中听“钧都粉事”,观“百年粉坊”。在体验中心的创新板块,学员们了解了禹州粉条从干粉到鲜粉的华丽“蜕变”,也看到了制粉技艺从手工到全自动机械化生产的迅猛发展。学员们在与粉匠师傅的交流中,不仅学习了红薯粉条的制作技巧,更进一步体会到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下午,学员们乘车来到第三站——禹州玩花台的唐钧博物馆。钧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宋代达到了顶峰,禹州苌庄镇则是唐钧的发源地。在博物馆内,学员们跟随专业的钧瓷研究老师,开启了一场寻根之旅,深入了解了钧瓷的起源和发展。随后,学员们来到“大唐非遗工坊” ,在非遗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学习钧瓷拉坯的基本技巧。通过这次体验,学员们不仅对钧瓷的制作工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了更深的感悟。

7月25日,参训学员在袁桥古村广场集结,继续研学之旅:登上古寨墙领略古村风韵,分组探秘古村、探究村史,途经传奇“复生”的600岁古槐树;去到书香浓郁的明清私塾学院,感受袁桥村的家谱文化;走进中共登封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唱红歌、钻地道,学习袁桥古村红色文化。

寻访古村活动结束后,学员们在戏曲研学教室,一同学习戏曲基本知识、手绘脸谱,实践体验经典豫剧《花木兰》。学员们对中国戏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在动手实操中培养了动手能力。戏曲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继续沉浸式体验民俗类实践活动课程,搭木桥、打土坯、推小车、耍社火等,在一系列特色民俗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

7月26日上午,全体学员第一站来到了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参观了南街村的村史馆,在放映厅观看了原村党委书记王宏斌关于南街村历史与现状的报告录像。在南街村的工厂里,学员们看到了现代化的食品生产流程,在产品展区内不仅感受到食品安全背后的严谨与责任,也体会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巨大力量。

当天下午,学员们乘车来到杨再兴纪念馆,仿佛置身于那个金戈铁马的岁月。讲解员讲述了杨再兴的英雄身世与卓越战功,让学员们对英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参观了纪念馆后,参训学员踏上了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小商桥,深入了解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石雕艺术,学员们无不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随后,参训学员进行了农耕劳作体验——推磨,在石磨的旋转中,学员们体会到了农耕劳作的质朴与艰辛,也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7月27日上午,参训学员来到建安区霍庄社火小镇进行参观调研,在主讲老师程晓菡的带领下,学员们不仅详细了解了这里作为全国最大社火道具生产制作销售基地的辉煌成就,领略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沉浸式体验了戏曲的华美装扮,敲响锣鼓,感受社火表演的激情四溢。

当天下午,学员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漫步于中央公园、北海公园等湿地中,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许昌从昔日干旱之城蜕变为今日“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生态奇迹。

7月28日,迎来了本次河南省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研学农耕·读懂中国”项目的结业仪式。第一阶段,参训学员在许昌学院智慧大楼前进行了实践成果展示,他们分成小组完成了社火表演等活动。第二阶段是在许昌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结业典礼。

农耕实践,作为链接自然与人类智慧的桥梁,不仅教会了我们耕作的技术与土地的敬畏,更在心灵深处播下了关于勤劳、坚韧与希望的种子。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一起踏上新的征程!

上一条:我校深入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条:我校学子入选2024--2025年度河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工程”高校班

Copyright © 2017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镇双湖大道8号 邮政编码:451191  豫ICP备16005159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8402000272号